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华为。没错!2020年及之前,华为稳居第一名,第二、第三大家可能很难说出来,揭晓答案:京东、恒力。2021年华为营业收入下滑,京东和恒力跃居一二名,京东大家也很熟悉,恒力是干嘛的?
恒力总部在江苏苏州,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化纺织公司集团,2021年营业收入6953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67位,成为国内首个进入百强榜的民营石化纺织企业。恒力集团1994年成立,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进入石化纺织全产业链,形成独特的产业链竞争优势,令人瞩目。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谈过,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的规划与制定有四种模式:业务增长、价值链创新、基于能力的业务扩张以及业务多元化布局。其中,价值链创新是战略发展的典型模式,价值链创新包括价值链延伸、价值链压缩、价值链强化以及价值链重构四部分,这里的价值链不是指企业内部价值链,而是行业价值链——也就是产业链。
所谓产业链延伸,就是从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出发,向上下游延伸,也叫一体化战略,分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两种。企业要发展,必须要谋求在产业链中的位置,要么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谋求技术扎根;要么向产业链下手延伸,谋求市场扎根;要么向上游和下游同时延伸,谋求技术与市场的双重优势。
恒力集团是典型的产业链延伸代表,从纺织业的织造环节切入,然后逐渐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最终打造“原油-芳烃-乙烯-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聚酯(PET)-民用丝及工业丝、工程塑料、薄膜-织造”的完整产业链,构建了独特的产业链竞争力。
在中国的苏州、湖州、杭州等地家家户户几乎都在养蚕,每天看着蚕丝和围着织布机的孩子长大后座丝绸生意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恒力集团创始人陈建华就是从纺织生意开始的。通过丝绸贸易,在“万元户”还被人艳羡的当年,20 岁的陈建华就已攒下人生第一桶金,有了百万元的巨额资产。
1994年,年仅23岁的陈建华克服重重苦难,倾其所有收购了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吴江化纤织造厂,开启了恒力集团发展的起步点。
2002年,在成为亚洲织造领域领军企业之后,恒力对上游化纤原料的需求日益迫切,生产能力再强,原料供应不及时,眼睁睁看着产品无法按时生产,“卡脖子”的味道不好受。当时,纺织化纤行业仍然由外资企业所掌控,国内大量织造企业的化纤原料全部控制在外资企业手中,恒力开始将目光投向纺织产业链上游的化纤行业。2002年11月,恒力在吴江开启向上游化纤行业发展的征程,历经两年,恒力集团的生产能力即跃居全国化纤行业前列,成为中国大型化纤生产基地之一。
恒力集团的企业规模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此时的恒力依然处于产业链的中段,以织造为主,而构成化纤原料的主要成分是PTA,即精对苯二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原料之一,主要由石油裂解获得。恒力化纤所用的巨量PTA都由上游厂家提供,主要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要想掌握PTA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只有自己生产一条路可走,否则始终会受制于人。于是,恒力集团再次实施转型升级战略,进军上游石化产业。2010年,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隆重奠基,恒力迈出了进军石化产业的步伐。
恒力集团创始人陈建华出身贫苦,14岁就因家贫开始外出工作,为人务实低调,多年的苦难与经历锻炼了其独特的市场洞察力与敏锐力,也磨练出其坚定的意志信念。而这种软性的品质对企业文化及战略制定的影响非常大。
正是由于创始人的独特经历与企业家精神,才促使恒力集团持续不断的发展,每到一个台阶不会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奋斗进取,谋求在全产业链扎根,提升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做全产业链,对技术投入与科学技术创新要求极高。恒力集团的自主研发能力在全国纺织行业处于领头羊,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的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组建了一支国内领军人才与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太晚等地区的资深专家共同组成的国际开发团队,为公司进行高端差别化产品的研发,同时也与知名高校积极进行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技术提升,多年积累,恒力集团两年已经取得大量核心技术,奠定了在行业内的研发技术创新优势。
从做贸易开始,然后进入织造,再进入化纤原料,最后进军石化产业,恒力集团扎根产业链,不断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构建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为强化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恒力集团目前的战略重点聚焦两个方面:一是做大炼化+乙烯+煤化为产业载体的大化工板块;二是做深、做精以聚酯为龙头的下游化工新材料业务板块。
一旦打通全产业链,机会点会很多,想象空间极大,而基于产业链构建竞争优势,“护城河”的宽度与深度无疑都更强,竞争壁垒会更高,竞争优势更明显,这也是恒力集团多年来知难而上,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根本价值所在。
浙ICP备12024995号 | Copyright © 2012-2016, ZJ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