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英文版
1972年中国花43亿美元引进化纤设备改变了穿衣历史
发布者:化纤类面料   发布时间: 2024-04-21 11:55:01

  如今的时代,时尚瞬息万变,衣品更是千人千面。可是追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称霸中国时尚界的必定是“的确良”,它不仅带给了中国不一样的颜色,而且由于它的特殊面料,更使得中国人摆脱了缝缝补补的穿衣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基础薄弱,人民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度不平衡。当时的吃穿用度全都凭票供应,计划发行,市场不干预,所以对于日用品而言,供不应求这样的事情就经常发生。

  尤其是穿衣方面,当时大家都穿的是棉衣棉裤,可是对于那个时期的中国,粮食歉收,土地匮乏,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还有多余的土地用来种棉花呢?

  统计资料显示,50年代的中国人口占到全球人口比例的20%左右,但是当时中国每年年产的棉花只能占到全球的5%,与发达国家相比,产量是远远不足的。所以当时一度,纺织品异常短缺。

  1954年,为了缓解市场压力,国家启动面部计划定量供应。后来,随着旱涝灾害的愈演愈烈,全国的凭票供应计划更是要求严格。当时,全年的布票定量由36市尺下调到24市尺。而24市尺根本不够每个家庭每人年度棉布供应量,所以,“补丁”更是成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标志。从上到下,从老到少,谁的衣服上都会有几个补丁。

  唯有解决温饱,全民才能奔小康,那怎样解决温饱呢?怎么样能让衣服不从地里种出来,而是从别处搞出来呢?

  为了解决百姓的穿衣问题,当时就有人提出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齐头并进,”这样的方针政策,从而来缓解棉花生产不足的压力。1954年上旬,也确实针对这个方案,实施过一些相应的具体措施,但是在一些遗留历史问题的影响下,这个方案又被搁置,但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该问题又重新得到了中央的重视。

  60年代的时候,中国就在发展人造纤维工业,但是人造纤维的发展过程并不顺利,当时人造纤维的原料主要是木材,但是当时中国人造纤维技术十分有限,只能够用东北大兴安岭所生长的白松作为原料。因为原料的限制,所以人造纤维也并没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

  大庆油田的增产为衣服制造业送去了“福音”,随着石油化学工业产业技术的成熟, 毛主席提出来了,“那咱们能不能搞点化学纤维,让老百姓穿衣不那么困难。”

  此话一出,经过几经周折,“的确良”衫就横空出世,一时席卷了整个中国服饰市场。

  “的确良”衫,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涤纶,它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它是由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等为原料合成的化学纤维制品。它和棉麻衣服相比,具有耐磨,弹性好,不易褪色,耐热性好等多能服用性。

  “的确良”衫的出现,改变了大部分中国人穿衣缝缝补补的历史。不仅如此,”的确良“衫还让中国亮了起来,它打破了中国固有的黑白灰三种颜色,不仅”补丁“消失了,颜色也多了起来。中国大街小巷的男男老少终于能穿得五彩斑斓,而不再是外媒所指的“黑蚂蚁”了。

  因为中国当时并没有制造化学纤维的技术,所以,“的确良”衫的原料只能从国外进口,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的确良”只能在京沪等地小范围普适。

  有一次,毛主席去到湖南长沙考察,却看到工人们为了买到“的确良“衫而排起的长长的队伍。毛主席看着百姓的疾苦,是看在眼里,疼在心底。

  回到以后,他就同周总理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多生产点‘的确良’衫呢?不要让人民群众千辛万苦才能买到一件衣服!”

  中国当时确实不具备生产化学纤维的条件,但是我们生产不出来,我们大家可以向别的国家买技术。所以,很快,中央针对此事提出了一系列方案。

  1972年1月至1973年,国家计委先后向国务院提交四个报告,都是关于如何进口和量化生产化学纤维的有关报告。这四份报告,都得到了上层的批准,这就是著名的“四三方案”,也是7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民生大计之一。

  报告中针对目的背景和实施方案都给出了最为契合的措施。报告中指出,正值西方金融危机,西方需要中国的市场转移国内注意力,所以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从西方引进成套的技术设备。同时,报告中也精确指出,要做到以下几点:

  后来,经过国家的努力,共计引进四套进口设备和技术方案,总价值为43亿美元。国家利用引进的先进设备和国内装备结合,建成了26个建设性投资项目,其中有18个项目涉及化学纤维,集国家之力解决人民的民生大计,要让百姓们有衣穿,穿衣易。

  这四套设备分别建在辽宁,上海,四川和天津这几个工业发达区。其中,坐落于辽宁的石油化纤总厂,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化工厂,总投入24亿元,配备有从西欧国家引进的成套大型设备,据统计,该厂年产量为乙烯为7.3万吨、催化重整进料15.5万吨、芳烃抽提12.3万吨、尼龙-66盐4.6万吨等。

  辽宁化工厂中还有一个有必要注意一下,那就是现任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他当年作为一名基建工程兵,目睹了化工厂一路走来的艰辛。所以,这也可能是华为一直以来都坚持原装原创的原因之一。

  后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发展,上海的化工厂逐渐取代辽宁化工厂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化工厂。“四大化纤”项目的建成,大大地提升了我国化学纤维生产的技术水平和自给能力。

  经过长期以往的实践和研究,我国终于从化纤大国变成了现在的化纤强国,实现了“由大到强”的质的飞跃。这个方案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的穿衣问题,实现了“的确良”的量产,更重要的是为以后中国的化工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四三方案”的实施,意义重大。首先,这些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弥补了我国棉花供应不足的短板,使得人民的穿衣问题能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改变了人民缝补丁过日子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其次,它对于完善中国工业体系和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四三方案”实现了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规模经济交流,不仅引进了先进的化纤技术,此方案前后兴建的26个大型工业项目,带动了我国对外引进工作的全面展开,为日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思想和技术基础。

  从“四三”方案我们显而易见,唯有对外开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国家才能有更长足的发展。当时间和机会向中国倾斜,一定要把握好机会。

  而70年代,毛主席就适时地把握了这个机会,不仅促进中国完全融入国际社会,为中国工业化升级提供了某种外力,而且还给中国的轻工业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从这次引进国外技术显而易见,一个国家要决定上层建设的还是要有技术的支持,伟大领袖在引进设备工作的时候,也做出了重要的指示,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我们引进外国技术的同时,也要尽量地去把外国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甚至还要赶超国外的技术,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长远的发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结合历史和当下制造业的发展,我们显而易见,唯有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才是强国之路,立国之本。唯有对外开放,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和国外的技术技术交流,才能够夯实我国的技术设备实力,加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实现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和人民水平的极大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衣着打扮和审美品位不断地变化。虽然这些化学纤维慢慢的变成了了历史,纯手工的纯棉纺织产品又重新备受大家的推崇。但是“的确良”衫慢慢的变成了了中国历史路上的一个不可磨灭的痕迹,更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美众议院投票通过“援以”法案,巴勒斯坦:谴责!美议员:“可能会引起更多平民被杀”

  湖南63岁男子进山捕鱼疑被当猎物枪杀:嫌疑人中两人系夫妻,案件已移交检方

  鸿海旗下元富科技推出 AFOX RTX 4080 显卡,采用涡轮散热设计

  英伟达“GTX 2070”GPU 工程样本曝光,可刷入 RTX 2070 固件

  盯盯拍 MINI7X 行车记录仪开售:华为海思 Hi3519 芯片,699 元

  英文解说评级MSI战队:BLG世界第一,强于GEN和T1!TES和G2同水平

浙ICP备12024995号 | Copyright © 2012-2016, ZJ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