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一家集质谱仪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向客户提供质谱仪及有关技术服务。公司专注于质谱仪的自主研发、国产化及产业化,掌握质谱核心技术并具有先进工艺装配能力,是国内质谱仪领域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质谱仪作为高端分析仪器,在环境监视测定、医疗健康、食品安全、工业过程分析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及服务聚焦于大气环境监视测定方向的PM2.5、VOCs和O3监测,在该细致划分领域取得了较强的品牌优势,客户主要为各地环保局、环境监测站/中心/中心站、工业园区管委会以及科研院所等。同时,公司积极向医疗健康、实验室分析、生命科学等应用领域进行拓展,公司历时多年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微生物检测质谱仪于2020年5月取得第二类创新医疗002173)器械注册证,已经销往多地疾控中心和大型三甲医院。公司攻克了高性能四极杆射频驱动技术、高精度离子传输模块装配技术、线性加速碰撞反应池技术等,于2022年发布了满足市场大部分用户应用需求的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该产品实现了中国制造三重四极杆从技术创新、核心部件突破、整机产业化的三大阶段,可大范围的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安全、公安安全、环境检验测试、教育科研等领域。公司于2023年5月发布的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QTOF7000)成功完成多项核心技术的开发和验证,实现一批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1)环保在线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了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QTOF7000、全自动核酸质谱检测系统NucMass3000等数款新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线、拓宽产品应用场景,实现用户多方面需求。公司其他自制仪器主要为定制仪器,包括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仪、激光共振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磁-电双聚焦质量分析器的共振电离质谱仪、新型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等。定制仪器系公司依据委托方的明确要求,开发制造特定功能及性能的产品,以满足委托方的特定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基于专业方面技术服务团队,充分的发挥“在线溯源”、“快速分析”的优势,以独有的质谱源解析技术、大气气溶胶污染实时源解析技术、高时空3D-VOCs走航监测技术等核心技术为依托,快速获得PM2.5来源解析结果和污染成因,快速锁定臭氧关键前体物VOCs种类和违法违规排放疑似企业,实现企业-园区-城市污染源的精细化排查和监管,形成“问题诊断-管控建议-执法支持-动态评估”的高效工作模式,为客户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服务。随国家逐步的提升环境监督管理力度及环境治理投资,数据分析服务慢慢的变成为常态化需求,业务持续性逐渐增强。公司利用应急移动车辆、仪器设施、现场数据分析系统“三位一体”的移动监测工作体系,可以在第一时间达到现场,实时采集分析环境数据,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精准施策提供有效科技支持。公司数据分析报告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在合同受益期内利用自产仪器进行现场或远程数据采集工作,并根据采集的数据按客户真正的需求按期出具数据分析报告等成果(一般来说包括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及专项报告等)。公司对销售的仪器提供故障部件更换、耗材更换、软件升级、仪器的清洁、调整、润滑、检验和测试等检修保养服务及远程仪器状态监看等技术运维服务,以保证仪器正常运行。由于质谱仪为高端分析仪器,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定期的检修保养非常必要。技术运维服务通常按照固定期限提供,该服务具有持续性。企业具有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体系,通过销售硬件产品和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实现盈利。公司长期努力践行自主创新,采用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方式。一方面,公司从始至终坚持实施掌握基础原理-关键技术及核心部件研发-质谱仪整机集成-应用技术开发的自主研发路径。公司的研发结构根据自主研发路径可分为四个层次:原理研究、关键技术及核心部件研发、产品研究开发、应用开发。除坚持自主研发外,公司也会与其他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做合作研发,作为公司自主研发活动的有效补充。公司形成合作研发的主要类型可分为三类:①利用合作方提供的检测服务,合作方主要在产品检验测试方面发挥作用;②共同参与或承担政府科研项目,公司基于掌握的质谱仪有关技术,根据协议约定承担相关课题,完成项目任务;③新产品研发,技术交流,公司与合作方优势互补,企业主要负责质谱仪部分的研发。公司实行订单驱动式采购和预测式备货采购双结合模式进行采购。为保证采购零部件及别的设备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控制采购成本,公司成立了《生产经营类供应商管理办法》《生产经营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等相应管理制度,并设立采购部负责公司采购的执行。根据供应商的技术水平、质量保证能力、交付能力、价格水平等情况对供应商做综合评价,公司将合乎条件的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清单。供应商进入清单后,公司会基于各部门的反馈以及市场调查与研究情况,对供应商进行持续评估和认证,并对合格供应商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报告期内,环保在线监测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及CMI系列新产品在经过前期反复研发试制后,已形成稳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的基本工艺,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由生产部门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图进行。公司分析仪器生产流程涉及的主要环节包括核心零部件设计、外协机加工、内部机加工、组件、真空工艺、电系统工艺、总装、整机检验、调试。公司产品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为增强供货及时性,公司主要是依据预测订单(由销售人员按照每个客户开拓情况报备至商务部)为导向制定具体采购、生产计划并组织采购和生产,同时依据市场行情,对部分产品做适量主动备货,以应对临时订单。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应用领域最重要的包含环境监视测定、实验室、医疗健康等领域,公司采用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在直接销售模式下,公司的直销客户最重要的包含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企业主要通过招投标和商务谈判方式获得订单,通过招投标方式来进行采购的客户(主要为政府环境监视测定部门)一般遵守相关预算管理制度,通常在每年年初制定采购计划,然后经历预算申请、方案审查、立项批复、请购批复、招投标、合同签订等严格的程序进行仪器设施采购,中标即确定销售价格。通过商务谈判获得的客户则是在公司报价后双方协商确定销售价格。在间接销售模式下,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的客户并非最终用户。客户依据自己业务开展情况与公司做商务谈判后直接签订销售合同,公司依据合同要求将产品运送至指定位置。报告期内,公司技术服务主要集中于环境监视测定领域:包括数据分析服务和技术运维服务。数据分析服务为公司通过招投标(如需)或商务谈判方式获取数据分析服务订单,并根据合同约定向客户出具有关数据分析报告并收取款项,主要数据分析内容有空气质量分析、污染物溯源解析等。报告期内,公司仪器销售规模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以及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环境监视测定数据分析服务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质谱仪为高端科学仪器,为保证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定期的检修保养非常必要。公司对销售的仪器提供故障部件更换、耗材更换、软件升级、仪器的清洁、调整、润滑、检验和测试等检修保养服务及远程仪器状态监看等技术运维服务,以保证仪器正常运行。随公司售出在外仪器数量逐渐增加,技术运维服务收入也随之增加。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质谱仪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有关技术服务。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的质谱仪产品符合“利用物质的物理、化学、电学等性能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定义,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C40)”中“通用仪器仪表制造(C401)”之“实验分析仪器制造业(C4014)”。质谱仪具有通用性,具有更高分辨、更高灵敏、更高通量和更高准确度的特性,在科学医疗领域,质谱仪的应用可以极大提高研究的精度与广度,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质谱仪的应用可以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在食品、环境等领域,受检测监管趋严,质谱仪的应用普及度持续提升是大势所趋。质谱仪作为仪器仪表行业的高端分析产品,国内起步较晚,进口依赖度较高,以海关总署“质谱联用仪”和“其他质谱仪”为统计口径,2023年1-6月我国质谱仪进口金额共计9.47亿美元,同比增长16.7%。从进口国情况去看,我国主要从新加坡、美国、德国、日本进口质谱仪高端产品。基于高端质谱仪核心技术及市场均外国厂商所垄断的现状,国家格外的重视质谱仪的国产化替代,在政策端持续加码,从政策、资金、战略规划多角度推动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未来质谱仪的国产替代将是行业发展主流。根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测算,2018-2026年全球质谱仪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70%。在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拉动下,全球质谱仪市场将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根据SDI统计,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质谱仪的销售主要集中于欧美地区,其中北美地区占据了全球质谱仪市场的主导地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质谱仪销售市场,英国、法国、德国占据了欧洲地区质谱仪市场的主要份额。未来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亚洲各国对高端质谱仪的需求也会逐步的提升,预计亚洲在未来会成为全世界质谱仪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地区,而中国预计将成为亚洲地区增长最快的质谱仪应用市场。根据国外成熟的质谱仪市场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质谱仪因其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优势将会不断得到市场认可,应用领域涉及经济社会各个环节,其作为采集信息的重要源头,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在各大检测领域都将会有更加广泛地应用。多年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出新产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是国内质谱仪行业引领者之一。质谱仪市场需求的旺盛对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多年努力,以公司为代表的质谱仪国产品牌发展迅速,在国内市场上已渐渐获得与外资品牌相抗衡的实力,国产质谱仪产量不断上升。未来随着公司品牌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量规模将持续扩大,行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根据智研咨询统计,2022年中国质谱仪市场规模为172.00亿元,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2年进口质谱仪市场规模为17.67亿美元,2022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为6.73,可以估算国产质谱仪厂商在中国质谱仪市场的占有率仅为30.86%,根据公司2022年仪器销售收入1.61亿元进行测算,公司在中国质谱仪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为0.94%,在国产质谱仪厂商中的市场占有率为3.02%。结合国产质谱仪厂商在中国市场的整体市场占有率情况,公司在国产质谱仪厂商中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公司始终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研发积累,核心技术已居于同行业先进水平。公司根据市场调研、自主研究、下游客户需求等情况不断对各项核心技术进行更新迭代,在提升现有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同时,不断实现新的产品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未发生重要变化。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国内发明专利3项,累计获得53项;新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累计获得95项;新获得软件著作权20项,累计获得98项;新获得外观设计专利0项,累计获得3项。公司在国家坚持推进高端科学仪器的国产化的政策背景下,始终坚持以科学仪器的“高端化”、“国产化”与“自主可控”为原动力,围绕中长期发展战略,稳步推进2023年各项经营目标。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聚焦质谱主业,加强自主创新,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研发、市场、人才、生产等多方面整体布局,不断提升产品及服务水平。在产品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丰富各领域产品线,探索、拓宽产品应用场景;在营销方面,持续深化销售网络布局及加大市场资源投入,创新推进各应用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各应用场景的需求。2023年以来,随着物流不畅等相关不利因素的逐渐消除,公司业务拓展及项目执行验收流程正常开展。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15,945.61万元,同比增长3.42%;实现营业收入15,779.36万元,同比增长44.2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31.49万元。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及服务主要聚焦于环境监测领域,继续发挥大气环境监测领域业务优势及品牌优势,积极拓展大气污染精准管控服务、工业园区有毒有害监测及预警、PM2.5及臭氧协同监测等市场,深化集中资源攻关大项目、聚焦重点省份市场拓展策略,为环境监测领域的业务增长奠定基础。在保持环保领域优势的同时,为全面实现高端科学仪器国产替代目标,公司持续向医疗、实验室等领域进行研发突破和产品布局,不断推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及产业化应用,产品类型不断丰富,2023年上半年推出了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QTOF7000、全自动核酸质谱检测系统NucMass3000等数款新品,并逐步建立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度,未来可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核心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新产品研发,持续加强研发资源的投入,研发投入金额达3,722.09万元,同比增长19.23%,公司整体研发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23年上半年,在核心技术方面,公司在质谱分辨率的负脉冲延迟技术、通用型分液收集及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新产品研发方面,推出了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QTOF7000、全自动核酸质谱检测系统NucMass3000等多款重磅新品。在人才建设方面,公司不断夯实研发队伍,研发人员扩充至205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2.85%;在知识产权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5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5项。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继续发挥在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的客户维护、渠道开发、市场开拓方面的丰富经验,持续开拓环境监测领域业务。同时,公司在微生物诊断、代谢疾病筛查、肿瘤早筛、食品安全、毒品检测等多个应用场景尝试多种业务模式,已逐步取得突破。在品牌推广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有规划有目标地推进相关品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包括申报并荣获产品荣誉、参选优秀案例等逐渐打造品牌口碑;积极参与技术研讨会、论坛、展会等交流宣传活动,将学术推广、产品展示与深度营销相结合,加强培育潜在客户,推动品牌价值势能持续提升。1、公司广州禾信质谱产业化基地扩建项目已于2021年完成了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机电安装、外墙施工、设备安装、室外工程施工及研发、办公、生产车间的二次装修和生产设备采购安装等工作。报告期内进行部分楼层的室内装修、设备购置等。截至报告期末,该项目正常推进,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327.99万元。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方面,公司研发场所建设,研发课题正常开展,积极进行数项关键技术的攻关,部分科研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报告期内该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5,137.04万元。3、在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公司在国内多个主要城市建设了综合服务网点,进一步延伸了本地化服务的优势,报告期内该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900.54万元。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作为治理机构的决策和监督作用,确保经营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各项计划,同时严格执行各项内外部规章制度,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与薪酬激励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考评奖励措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不断夯实人才队伍;大力实施降本增效工作,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降本增效观念逐步成为全体员工行为准则。科学仪器行业具有研发投资金额较大、产品市场验证周期长等特点,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质谱仪产品在环境监测等领域已经完成产业化并获得市场认可,但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较国际竞争对手产品尚有一定差距,在产品线丰富程度上也无法与赛默飞、安捷伦、丹纳赫等国际厂商相比。与此同时,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国内其他科学仪器厂商亦在加大研发投入以缩小与公司间的技术差距。以上均需要公司持续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并导致公司在短期的业绩存在波动。短期来看,公司计划在LC-TQ系列、ICP-MS等研发项目上加大投入力度,以期尽快完成相关产品的研发、验证及产业化,加快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的进口替代进程。在上述研发投入预期下,如果公司短期内在成熟产品销售利润不足以覆盖研发投入,LC-TQ系列、GCMS系列等新产品市场验证及推广速度不及预期,公司仍存在亏损风险。质谱仪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以实现技术不断创新是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由于质谱仪的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难度高等特点,公司存在因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方向偏差、技术难度加大等原因而导致部分研发项目失败的风险,进而对公司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质谱仪在环境监测、医疗健康、食品安全、工业过程分析等诸多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国内质谱仪市场主要被国际行业巨头所占据,如公司相关技术成果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或者竞争对手推出更先进、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公司将面临产业化失败的风险。质谱仪行业相关新技术不断升级迭代,境外知名行业巨头在质谱仪串联方面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质谱仪向小型化、便携式趋势持续不断的发展。公司目前产品主要基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串联质谱仪领域处于产业化初期,在质谱仪小型化、便携式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公司需及时跟踪行业前沿技术并进行研发方向和思路的调整,保持公司核心技术的持续更新。如果公司未能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重大研发项目未能如期取得突破,或技术人才大量离职、核心技术泄密、不能及时引进各类急需人才等情形,均可能导致公司逐步失去技术优势,进而影响公司核心竞争力。各项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出现新的核心专利申请失败、核心技术泄露、知识产权遭到第三方侵害盗用、第三方对公司知识产权提出纠纷或诉讼等情形,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造成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短时间内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的客户仍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下游大气环境监测领域出现较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公司生产质谱仪所需的高端通用零部件(高端激光器、分子泵)目前仍需要进口,如国外相关厂商经营策略发生重大调整或所在国出口政策发生变动,则可能对公司高端通用零部件的采购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公司生产的质谱仪产品价值较高且使用年限较长,相同客户一般不会在短期内频繁采购设备,导致公司主要客户在报告期内变动较大。若未来公司相关新产品的研发进度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或者在新领域、新客户的拓展上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则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公司产品属于高端分析仪器,产品结构相对复杂,生产备货及后续安装周期相对较长。若未来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竞争加剧、技术更新迭代或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公司不能有效拓宽销售渠道、优化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存货规模,可能导致产品滞销、存货积压,公司存货跌价风险将会提高,进而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若宏观经济或行业发展出现系统性风险,导致公司客户发生经营困难或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出现不利状况,公司可能出现货款回收不及时、应收账款余额进一步增加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进一步降低等经营风险。公司经营业绩对政府补助存在依赖,如未来公司无法持续承担或参与政府科技攻关项目导致政府科研项目资金投入缩减甚至取消,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未来,随着公司逐渐由单一设备提供商向项目总包商、从单一服务提供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化、公司竞争对手逐渐拓展环境监测领域市场、公司逐渐进入医疗健康、实验室等质谱仪其他应用领域,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长期以来,国际行业巨头一直占据国内分析仪器市场,在中高端市场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未来随着相关公司不断拓展环境监测领域市场,以及公司不断进入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其他应用领域,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若公司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不能持续提高竞争力,未来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公司所处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产业政策有着密切联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国家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第一大股东周振、第二大股东傅忠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二人已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公司表决权比例为43.02%。若实际控制人之间出现分歧导致《一致行动协议》无法顺利执行,则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公司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若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不能跟上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则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有害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
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浙ICP备12024995号 | Copyright © 2012-2016, ZJ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